近日,第九届国家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战略高层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本届论坛以 “智能时代的网络信息安全” 为主题,恰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 IT 产业链自主可控重要性、《“十四五” 国家信息化规划》推动国产技术在关键领域落地的关键节点,信创产业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期。论坛汇聚党政机关、军队、军工集团、央企、涉密单位、科研院所及网络安全领域头部企业代表,共同探索技术创新与安全可控的协同发展路径。

      在下午同期举办的 “智能信息安全产业论坛” 中,北京中基数联科技有限公司咨询总监余剑受邀分享基于标准的信创适配改造成本评估方法,从实践维度系统拆解信创成本管控的标准化解决方案,为国家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战略落地提供实操路径。他开门见山指出行业核心痛点:“信创适配改造项目具有多样性、多场景性、覆盖范围大的特点,且多由底层技术变更驱动而非业务需求拉动,导致对业务应用的影响难以直接评估,进而出现项目预算无据可依、实施过程中资源浪费等问题。加之2022年新审计法实施后,审计机关有权检查信息系统的经济性,缺乏标准支撑的成本核算已无法满足合规要求,科学的成本度量成为行业刚需。”

      针对这一困境,遵循标准是破解难题的核心路径。当前,《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7部分:成本度量规范》等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已落地实施,基于国标的评估方法与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CSBMK)被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纳入政务信息化预算管理规范。2024年新发布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信息系统适配改造成本度量》团标,更是实现信创改造成本全维度拆解的“首次突破”:明确了“软硬件采购费、云服务租赁费、应用系统适配改造费、数据迁移费及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服务费”五大费用构成及对应度量方法(文末附标准下载链接)。依托上述标准及《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库(CSBMK)》,中基数联构建了针对信创适配改造的评估模型,余剑在分享中以实例详细讲解了模型的测算逻辑,将标准要求转化为可落地的成本评估工具,直观展现了 “标准 + 数据 + 模型” 的实践价值。

      展望未来,随着AI技术与信创体系的深度融合,适配改造将面临多模态数据迁移、智能终端兼容等新课题。中基数联将持续依托标准实践经验,重点攻关 “AI + 成本评估” 工具开发,通过完善行业基准数据库,实现适配成本的智能预判与动态优化。以标准化建设推动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信创适配摆脱 “重投入、低效率” 的困境,为国家数字安全筑牢成本可控、技术自主的坚实底座。


 
      作为信息化造价评估和量化管理行业的先行者,中基数联创新打造了以信息化项目造价评估、信息化项目费用审计、体系建设管理咨询、智能评估工具及专业培训为核心的 “五位一体” 服务体系,通过 “一企一策” 定制化模式为众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其科学性与权威性获多方认可。本次在信息安全高层论坛的分享,中基数联呈现的信创适配改造成本评估的标准实践方案,为行业破解成本管控难题提供了可落地的方法论,助力国家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项目在标准化路径上实现资源优化与价值提升。

附:标准及基准数据下载链接